版權所有:石家莊大云網絡工作室 | 工信備案:冀ICP備20000450號 | 未經本站允許或書面同意請勿轉載和鏡像侵權必究
關于我們:模特之家每天重點發布最新的模特資訊和模特賽事報道等,努力創建屬于中國模特界的最優秀的網絡交流平臺
模特群號:本站模特群主要提供模特求職、模特招聘、行業交流等,如您想進群需要添加網站客服微信需注明來意即可進群
網站管理員聯系方式:見首頁底部 主要解決網站有侵權或違規信息的刪除和更新等

掃碼添加微信

進模特微信群
近日,西安某模特公司發生一起群毆事件,起因系張女士一行人要求退還所繳納服務費用,多名模特公司工作人員對張女士等進行毆打。次日,公安局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第四十三條之規定,以結伙毆打、傷害他人,對模特公司員工作出治安拘留15日的處罰。在此之前,一位女大學生爆料稱,此模特公司以收取培訓費的名義套路大學生貸款,受害者前去討要說法,卻被該公司的人打得頭破血流,而爆料視頻也顯示雙方的確發生了激烈的肢體沖突。除此之外,該公司還涉多起民事糾紛案件。 自2019年10月起因誘導借貸、退費難等問題被投訴并被多家媒體報道,類似的“受害者”疑似已超200名,目前有50多名女孩提供了證據,金額累計已達23萬元。對于群眾反映該公司存在的其他違法問題,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調查。 事情發酵后沒幾天,有群眾表示這哪是什么模特公司,其實就是一個校園貸中介公司,只是很會偽裝罷了,仔細梳理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套路: 1.利用大學生想要部分經濟獨立的思想,給予所謂的兼職工作(通常聲稱成本低收益高)吸引其注意。 2.借專業培訓的名義,向大學生提出收取費用的要求,順理成章“建議”并幫助其進行網上貸款。 3.之后形式上安排兼職工作,給予微量報酬,將發生糾紛的時間拖長,最后置之不理。 套路說深也不深,其實受害者陷入其中也不是沒有原因的。 從個人來說,大學生涉世未深、經驗不足,懵懂而無法識別未知事物的好壞;害人之心不可有,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,凡事也需三四而后行,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可聽不可信,就算真的有,也不會掉自己眼前。 從社會上來說,有關部門還不夠重視,就如此案中受騙者近兩百人,其中有些人曾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,報警、找工商、打消費者熱線等,最后卻基本都不了了之,問題屢次得不到解決,受騙者心灰意冷,慢慢就放棄了;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重視起來,嚴查這一類的公司,為公眾“避雷”。 在這種情況下,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后,受害者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。 1. 協商調解 大多數情況下,除了出于時間、金錢、程序繁瑣等方面的考慮,人們還存著一些老舊觀念——認為去法院把事情鬧大會使面上無光,因此不愿意遇事就到法院提起一紙訴狀,而是希望通過協商來解決糾紛。順應人情社會,同時為了節約司法資源,法院其實也提倡“調解優先、談判結合”。 2. 起訴 雙方調解無果,則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解決問題。 在本案中,該公司在合同中備注"甲方建議乙方不要參加與網絡貸款的提前消費行為,但甲方無權干涉乙方支付錢款的來源渠道"等,用備注完美的繞開了自己的風險,利用學生沒有處世經驗這一點,簽了一個既非勞動合同,也非勞務合同或一般服務合同的 “三不像”合同。 而受騙者一開始簽合同的時候就沒有看清具體合同條文,又受公司的誤導,以為合同簽后就證實入職成為公司員工。根據具體情況,這個合同可構成重大誤解或欺詐,被害人可以起訴至人民法院,申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,合同撤銷后,該公司應返還財產。 若無法證明存在重大誤解或欺詐的情節,也可以以該公司未能提供相應的模特演出機會、未能提供提高專業技能的培訓等理由,主張公司未履行義務,申請合同解除,要求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。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,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。當人們在社會中日漸學會與一些網絡不法分子周旋后,這些不法分子又將黑手伸向了大學校園,利用大學生的懵懂將其拉入網絡高利貸款的深坑之中,近年來這類事件的發生已經數不勝數,甚至有人為此家破人亡。 打擊網絡犯罪,維護合法權益,捍衛法律尊嚴。獨木難成舟,根拔網絡毒瘤不僅需要個人的警惕,還需要家庭和學校的普及教育,以及社會的治理與監督。 |